近日,自治區黨委統戰部、自治區工商聯在同心縣召開“萬企興萬村”寧夏行動現場推進暨農特產品展銷會,圍繞深化落實自治區黨委、政府“百日攻堅戰”任務,對推動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持續走深走實作出部署。
會議強調,要銘記領袖關懷,擔起實施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的使命。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寧夏人民、心系“三農工作”,今年6月再次親臨考察,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確要求。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強競爭力。聚焦以科技賦能聚力推動農業提質增效、工業聚集發展、服務業做優做強的目標,瞄準“特色化、差異化”產業發展路子,在“萬企興萬村”平臺上厚植“特”的優勢、提升“優”的競爭力。要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強凝聚力。三年來,790余家民營企業開展幫扶項目1040個,組織村企結對632對,投入各類幫扶資金50億元,為助力“三農”高質量發展厚植了基礎。廣大民營企業要充分發揮資金、技術、市場等優勢,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。要打贏“百日攻堅戰”強生產力。要全面落實國家增量政策和自治區工作部署,各部門(單位)和民營企業都要緊盯投資、消費、外貿等重點,抓企業、抓項目、抓難點,同心協力推動“萬企興萬村”各類簽約協議落地見效,為全區經濟大局作出實際貢獻。
會議強調,要堅持精耕細作,提升實施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的實效。將精耕細作作為工作理念和工作標準,落實到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的全過程各環節,在促認同、促發展、促共富上不斷取得實效。要圍繞主線促認同。自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,賦予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改善民生、凝聚人心的意義,引導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、共同繁榮發展,進一步增進“五個認同”。要突出重點促發展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,充分吸納農村勞動力就近高質量就業;在產業振興方面,打通農業產業鏈各環節,將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在鄉村;在人才振興方面,以企業為平臺、以企業家為榜樣,吸引人才返鄉就業創業;在文化振興方面,鼓勵支持民營企業支持鄉風文明建設;在生態振興方面,發展綠色生態農業、休閑旅游觀光、綠色康養等產業;在組織振興方面,推動村企共建深度融合,加強“兩個帶頭人”隊伍建設。要精準發力促共富。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將產業布局向鄉村振興項目拓展,讓村集體土地有收入、農戶就業有工資、入股有分紅。引導民營企業根據用工特點設置村民就業崗位,提升就業質量、增加農民收入。組織開展助農溯源選品、直播帶貨、異地農特產品展銷推介等消費幫扶活動,助力特優農特產品走俏市場、增收增益。
會議要求,要加強組織保障,匯聚實施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的合力。用好“萬企興萬村”平臺,以管用的機制、有用的政策、實用的服務,合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邁上新臺階。要強化理念創新。健全“包抓推動、部門聯動、現場推進、對口協作”工作推進機制,探索實行幫扶任務“清單化管理、跟蹤式問效、對賬式銷號”閉環落實機制,建立“榜樣激勵、示范帶動、典型引領”的宣傳引導機制,激勵更多民營企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。要落實支持政策。落實自治區出臺惠企“31條”“29條”,對企業幫扶實行全要素保障。及時研究出臺新的增量政策,推動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加強政策解讀,常態開展“送政策·進民企”活動,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和享受優惠政策。要優化營商環境。各級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將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作為本部門重點工作,一體謀劃、統籌推進、提升質效。各級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推動“聯企興村貸”等金融合作模式落實落地,更好滿足經營主體多樣化金融需求。各級工商聯要切實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做好村企之間、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溝通聯系和協調服務,及時推動解決困難,引導更多民營企業投身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。
活動組織參會人員和商協會長、部分民營企業負責人現場觀摩同心縣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示范項目,組織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40家企業開展農特產品展銷。會議通報了27個民企“項目類”、10個“機構類”、5個“區域類”“萬企興萬村”寧夏行動優秀案例,并為同心縣招商大使頒授聘書。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、商會企業代表就參與和推進“萬企興萬村”寧夏行動交流工作經驗。
與會人員普遍反映,會議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、自治區黨委十三屆八次、九次全會精神的一次深入的宣講,更是一堂及時的形勢報告會和理想信念教育課,對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、推動建立村企利益聯結機制和產銷對接機制,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,很受教育和啟發。大家紛紛表示,要自覺擔起“萬企興萬村”的時代使命,推動特色產業發展,助力鄉村全面振興,聚焦打贏“百日攻堅戰”,培育新的增長極、延長新的增值鏈,為助推我區實現全年發展目標貢獻民營經濟力量。